书单|我们能不挨饿,只是因为幸运
“所有吃得上饭的人都应该阅读这些书。”
主理人 | 曹俏咪&李帕恰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策划这期书单,受启发于英国作家玛琳娜·柳薇卡的作品《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其关于饥荒时代家庭生活的描写近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这个家庭因为经历了饥荒而养成“储藏癖”的后遗症,用我们最近更为熟悉的一个词来说——“囤货”。
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父母于1979年购买了一台冰柜后,没过多久,里面就摞满了用塑料冰激凌桶装着的豌豆、蚕豆、芦笋和浆果,每个桶上都贴着标签,标明日期,并定时循环。就连小茴香和欧芹都用塑料纸卷成小捆贮藏备用,这样在一年中的无论什么季节,都不会再有匮乏之虞。”
困于疫情中的人们,此时或许对食物有更为切身的感受。最近和上海朋友聊天时,常常被叮嘱道,多囤些货。我们玩笑又认真地说,以后要买双开门冰箱。一切对话发生的前提是,从未经历过饥饿的我们,没曾想到,有一天要为明天能不能抢到菜、吃上饭而担忧。
在遥远的乌克兰,陷于战争中颠沛流离的人们,或许也正过着青黄不接的日子。俄乌冲突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是显著的——2022年3月,世界粮食商品价格大幅跃升至历史最高水平。
世界粮食总产量可以毫不费力地养活120亿人,但是仍然每5秒就有一个不满10岁的孩子因饥饿而死,每天都有约25000人因为与饥饿相关的原因去世。
饥饿不是不可抵抗的命运,而是资源分配不公的结果,甚至是一种谋杀。
关于饥饿,有个体的经历感受,也有不可忽视的深层原因,以下这些书或许可以提供更多关于饥饿的反思。我们是没有经历过饥饿的一代,但我们不能忽视饥饿酿成的危机。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作结,“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俏咪&帕恰
01
《饥饿》
作者:[阿根廷] 马丁·卡帕罗斯译者:侯健,夏婷婷出品方:99读书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年:2017年6月“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可能会过上再也不必思考明天还能不能有饭吃的生活。”
作者马丁·卡帕罗斯走遍印度、孟加拉国、尼日尔、南苏丹等地,进行田野调查,试图了解饥饿的成因和破解的方式。人们或许熟悉饥饿的感觉,但对于饥饿引发的灾难,却很陌生。
饥饿扼杀了一切想象力和可能性。“世界上最残忍、最极端的贫穷,是那种夺走了你的想象力和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勇气的贫穷。它使你没有了希望,放弃了理想,使你注定要在那不可避免的苦难中沉沦。”
书的开头讲了一个故事——作者问一位尼日尔姑娘,如果能随便要一个东西的话,你想要什么?那个姑娘的答案是“一头奶牛”,而当作者再问一遍后,她说:“那么,两头奶牛?”对于一个挣扎在温饱地带的人来说,不再感到饥饿,就是美好生活,她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力和可能性,也仅限于此。
造成世界范围内饥饿的原因,是政治,是根深蒂固的结构。第三世界长期遭受发达国家的剥削和压迫,致使资源紧缺,而政府治理能力有限。
例如,国际社会让尼日尔政府取消他们的粮食储备,理由是粮食储备会扰乱市场秩序,尼日尔政府受制于外债,只能接受,结果就是包括气候因素等扰乱农耕的意外突发时,这个国家的人民就会饿肚子。即便,政府会制定看似有力的公共援助计划,但援助的钱都到了贪官手中,人民依旧饿肚子。“饥饿成了一个国家养活他忠心的服务人员的工具,国家从一些人口中夺下食物去养活另外一些人。”
这部作品最终并没有提出解决饥饿的办法,但它提醒了人们去思考。导致饥饿的贫穷对于当事人来说是难以挣脱的,我们也不能简单地用懒惰和愚蠢来对其进行评判。
正如一位豆瓣读者评论所说:“所有能吃得上饭的人都应该阅读这本书。”所有吃得上饭的人都应该明白,我们能与饥饿保持距离,并非我们高人一等,只是因为幸运。由此产生了愧疚感和侥幸感,不要心安理得,也是幸运者能做的最基本的事情。
02
《贫困与饥荒》
作者:[印度] 阿马蒂亚·森
译者:王宇,王文玉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04年12月
1943年,孟加拉大饥荒,约有三百多万人死于这场灾难,其原因归结为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但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提出疑问:这一年孟加拉的粮食产量相较于前五年的平均数只少了5%,且比1941年粮食产量高13%,为什么饥荒没有发生在1941年,却发生在了1943年?
作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长期关注贫困与公平问题,他曾说:“经济学需要关注社会中的穷人、底层人群和受害者,这是我所热衷的事业。”这本书同样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
书中许多观点如今读来依旧振聋发聩,例如,“最后,对权利的重视具有强调合法权利的后果。其他相关因素,如市场力量,可以被看作是通过法律关系体系(所有权、契约义务和合法交换等)发挥作用的。法律耸立于粮食供给与粮食权利之间。因饥饿而死是过度墨守法规的结果。”
阿马蒂亚·森认为造成多数饥荒的原因不在于粮食短缺,而在于权利受损,人与粮食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权利的关系,“要理解饥饿,我们必须首先理解权利体系。”
不同阶层对于粮食所拥有的权利是有差异的,弥补差异往往需要现代政府发挥充分的作用,提供福利保障。1943年孟加拉大饥荒的危机,在完全市场经济利益的导向下,穷人的生命权遭遇漠视。“人们之所以饿死在受到政府保护的充足粮食储备面前,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得到粮食的合法权利,而不是因为他的权利遭到破坏。”
贫困与饥荒的背后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的作用,更关乎社会公平与正义,而解决问题要关注的也是人的权利。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这句话在面对饥荒危机时也同样适用。
03
《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
作者:[法]魏丕信
译者:徐建青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3年1月
法国学者魏丕信对18世纪中国官僚制度与荒政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讨论的范畴很广泛,涉及国家财政、地方社会、粮食安全、乡村经济等诸多话题,但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关于官僚组织的讨论,一些事例如今来看,依旧有反思的价值。
俞森,湖北省荆南道道员,身为中级官员,依照制度和流程,处理重要事务需要层层上报,无论多么紧急都要走程序,这也是官僚制度存在的通病,在应对危机时,繁琐的信息传递往往导致处理问题的落后与延迟,以至于灾难的扩大。
1691年饥荒发生时,俞森最开始也是牢牢遵守制度流程,将当地情况写了多份报告上传,但这些报告要经过一连串官僚组织的登记、抄写、摘要、审查,再上传至户部,由内阁呈送皇帝,得到皇帝的回复后,经过道道关卡再回到俞森手中。而面对愈加严重的饥荒,经历漫长等待后,俞森最终决定自担责任,开放官仓,救济灾民,他那句“静听处分,实亦无悔”,着实令人感动。
清代官员张伯行也曾开放官仓,应对饥荒,有布政使想要控告其“专擅”,他回答,“有旨治赈,不得为专擅,上视民如伤,仓谷重乎,人命重乎?”
从这些事例中,一方面能够体现官僚组织存在僵化繁琐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像俞森、张伯行这样的良心官员在面对危机事件时,始终将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魏丕信看到18世纪官僚组织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比如“奏折”的诞生,递交者可以直接将奏折送达皇帝,并得到回复,避免了程序繁琐,在面对危机事件时能够更高效地做出反应。这个时期的官僚组织在应对饥荒时所呈现的智慧是难得的,因此魏丕信给出了很高的评价:“18世纪中叶的几十年都显示出是一个高峰:灾害勘查与赈灾物资分配的章程和法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完善和标准化、制度化。”
04
《骨钟》
作者:[英] 大卫·米切尔
译者:陈锦慧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6年12月
在未来,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资源可能都会变得匮乏,你要怎么习惯这种生活?
《骨钟》是一本奇幻小说,作者大卫·米切尔构思了关于未来的状态,围绕同一个人物,通过六个不同的视角展开叙述。
2043年,因为资源匮乏,世界回到了中世纪的生活状态,咖啡、蛋糕等食物都是稀缺的奢侈品,除了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外,其他一切都很难获得。地球上到处都是污染,还有洪水和病毒肆虐。这里已经不再适宜人类居住。
饥饿也成为书中关于未来想象的一种状态。主人公荷莉跨越了漫长的时间线,在晚年回忆年轻时恍若隔世般的充裕生活。而在2043年,食物随时会吃完,生活随时会终止,乌云笼罩着她的生活,她只能等待一个转机。
当下的我们早已习惯充满科技感的生活,应有尽有的物资。虚拟货币、手机支付、无人驾驶……四通八达的物流,无所不有的电商,世界联通在一起,我们拥有这一切。实现这样的生活其实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却已经让人深陷其中。我们深信人类智慧可以到达更远的地方,然而,如果人类提前用尽地球资源,这种看似平稳的生活是不是一击即碎?
2012年,跨越了玛雅人传说中的世界末日,自此开始,时间开始越来越靠近甚至超越科幻作品中对于未来的设定。曾以为未来很遥远,美好的生活正当下,匮乏、短缺和可怖似乎都在历史中,但现实在警醒我们,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也可能随时停摆,曾经唾手可得的一瓶可口可乐如今也会成为食物链的顶端,遥不可及。
一切其实可能都成为一场幻梦,真切的美好生活可能只是黄粱一梦,这种设想令人感到忧伤。
| 添加小助手vvista08,加入读者群畅聊 |
不要忽视饥饿酿成的危机 ↓↓↓